他,十余年如一日,在三尺講臺上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愛心在教育的沃土上播種著希望。他就是扎根在家鄉教育事業的一名普通中共黨員———亳州市利辛縣第一中學的王標老師,他用“平凡”二字很好地詮釋了教師的生命意義所在。

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嚴愛有度
一念執著,一生堅守。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王標老師始終保持著永不放棄的韌勁和銳意進取的拼勁,用敬業履行著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用創新開啟著教研的大門,用熱心詮釋著一名教師對學生的博愛。王標老師因長期工作繁重而患有嚴重的腰椎管狹窄及腰椎間突出的疾病,手術僅2個月時,為了怕耽誤學生的學習而影響高考,他不顧醫生至少休息3個月的建議,果斷戴著簡易的護腰帶,再次踏上講臺。由于腰部鋼釘的存在,手術后又很快就投入工作導致休養不足,直到現在他的腰部及右腿不定期的伴有疼痛的癥狀已成常態。王標老師滿懷著對學生的愛,工作著,辛勞著,也快樂著:為學生的一點錯誤而久久傷神,尋找解決的途徑;為學生的進步而快樂地微笑,驅散所有的疲憊。
在當班主任期間,他始終把教書與育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班級建設工作中,努力抓好學生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養成教育。注重班風、學風建設,特別是班干部的培養,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方式。
他時刻提醒著自己,要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他的一言一行,學生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他的影響下,學生有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認認真真的學習,班級不斷形成學勁十足的良好局面,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不忘初心:投身抗疫,文明創建
疫情防控期間,王標老師怕影響學生學習與高考,舍小家顧大家,以校為家。其間他積極參與社區及學校的防疫志愿工作,化身“大白”,在學校協助進行學生核酸檢測,在社區走家進戶幫忙宣傳登記信息。面對繁重的工作,他一直任勞任怨、默默付出。在創建文明縣城期間,他積極主動投入到文明創建活動中,穿著黃綠色相間的安全馬甲、佩戴志愿者紅帽和紅袖章,深入老舊社區,走家入戶,面對面向社區群眾做好文明創建宣傳,真情聽取居民意見,并就發現及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匯總反饋,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問題。對于社區環境衛生,墻上、電線桿上的“牛皮癬”,亂停亂放等不和諧不文明現象及時進行跟進督導處理,結合疫情,他向居民宣傳講衛生的益處,使群眾真切體會到創建工作帶給他們的是好處與實惠,使群眾認同文明創建工作,支持文明創建并主動參與文明創建工作。

為人本分:誠心待人,專心做事
他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他就是這樣一個不計得失、腳踏實地、盡心盡責的人。
16年來,他用認真來書寫對工作的熱愛,用一顆青春的心與學生一起暢談理想未來,激起學生努力拼搏的欲望。學生們每次有了困惑來找他,總能帶著微笑離開。他用一顆金子般純粹質樸的心對待同事:對于新同事,他事無巨細,悉心關照;對于老同事,他虛心學習,悉心請教。組里分給的任務,他從不推脫,盡心盡力、任勞任怨,總能完成得很好!他從不喜歡張揚、炫耀,生活簡單。他說:生活本應是這樣,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祈求每一次的小小善舉都能有所作用。他就是這樣一個不計個人得失、盡心盡責工作且真心實意待人的好老師。

教育情懷:樂學善教,追求卓越
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在16年的教學生涯中,王標老師盡管是業務骨干、教學尖兵,但他始終沒有忘記“時代在發展,知識要更新”的人生箴言,一直虛心向學校骨干教師,甚至市級、省級優秀教師請教、學習。他說,只有“吃”進去更多的有營養的養料,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才能更好地“哺育”學生。

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成績證明,王標老師是真的熱愛、傾心教育事業,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踐行著一直以來的教育情懷,那就是“樂學善教,追求卓越”。

王老師很平凡,可這份平凡帶給了學生樸實、親切,學生從他那里得到了真誠,收獲了知識;這份平凡帶給了班級和睦、團結,學生從他的身上學會了擔當,懂得了成長;這份平凡帶給了同事溫暖,大家從他的忙碌里看到了一份責任,讀出了一份理解?!扒匀f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彼萌諠u沙啞的聲音唱出了教書育人的美妙青春之歌,用愛心、耐心和細心放飛著一個個年輕的夢想。他一直奔跑在“以德感人、以愛育人”的癡心教學的路上。王老師就是這樣一位以平凡詮釋教師生命意義的教育工作者,雖然不是轟轟烈烈,但足夠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學習。